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德育原理》教学大纲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德育原理》教学大纲

学时 :36

一、 课程性质与任务

德育原理是普通教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研究德育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生活性、人文性和实践性。 德育原理研究德育的现象、 特征与规律, 在此基础上确立德育的价值取向与基本规范, 是教育理论的基础学科,教育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

学分 :2

课程的任务是研究德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历史 ,探索和揭示德育规律,建立科学的德育理论体系,帮助教育工作者学习与掌握德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指导他们提高德育实践的实效性。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和研究, 了解德育的基本常识, 掌握德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寻求观察德育问题的多种视角, 构建分析问题的理性框架,探索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在此基础上形成教书育人的意识和能力。

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德育理论与实践有总体的认识;

2、牢固掌握德育理论的基本概念,掌握现代西方德育理论的主要流派及我国道德教育实践中的主要经验教训,了解当代德育理论发展的前沿动态。

3、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能利用德育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当前我国道德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从事道德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原则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贯穿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原则。教学方法上以讲授为主, 辅以讨论、写论文和研究性学习等方法。

四、学时分配

总学时为 36, 其中讨论 10学时,研究性学习 2学时,讲授 24学时,分配如

下:

教学时间安排表

讲授学时

2

研究性学

讨论

备注

第一章 教育 第二章 程

绪论:反思道德

德育及其历史进

2 2

1

第三章 现代德育与德育 2 讨论:市

现代化

场经济与 德育改革 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 成长的问 题及对策

2

如何确立 道德底 线?

第四章 现代德育过程 第五章思想品德观与现代 德育

2

2

2

第六章 内容

德育目标与德育

2

第七章 第八章

现代德育课程 德育网络

2

2

如何构建 现代德育

网络 西方德育 模式的启

第九章 模式

现代德育方法与

2

2

第十章 十一章

现代德育管理 现代德育评价

2 2

2

如何科学 地实施德 育评价

十二章 现代德育研究

2 2 24

十三章 当代外国德育理 论与实践

合计 4 8

五、课程考核

考核一般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试卷从已建成的试卷库中随机抽取。每章都占一定的比例。题型多样,覆盖面广。试卷的批改是在密封条件下进行的。命题要求如下:

( 1)基本概念与原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的试题,分数比例分别为30%、 30%、40%。

( 2)试题分为易、较易、较难与难四个等级,分数比例分别为 20%、30%、 30%与20%。

( 3)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是非判断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评论分 析题和论述题等,分数比例分别 10%、10%、20%、25%、20%、15%;可根据试题的难度,微调各类题型的题量和分值。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第二版),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1 年 2 月第 2 版。

2、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年 4 月第 1 版。 3、黄向阳著:《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11 月第 1 版。 4、吴亚林著:《德育创新论》,东方出版中心, 2001 年 11 月第 1 版。

2

七、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反思道德教育

1、教学内容:主要论述三个问题:道德危机——世界性的难题;道德教育的 双重困惑;需要一种什么样的道德教育理论;德育思维的转换。

2、教学基本要求:学会分析道德危机的表现及原因,明确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含义,掌握德育思维转换的策略。 3、重点与难点

重点:道德教育的双重困惑 难点:德育思维的转换

第二章

德育及其历史进程

‘·

1、内容提要: 德育的概念;学校德育的历史进程; 德育理论及主要议题。 2、本章教学目标:掌握德育的概念,了解学校德育的历史进程,认识德育理论的基本框架,能分析研究德育理论的重点议题。

3、重点与难点

重点:德育的概念的理解

难点:德育理论及主要议题 第三章 现代德育与德育现代化

1、内容提要:现代德育的含义;德育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

代德育。

2、本章教学目标:明确现代德育与德育现代化的含义,掌握德育与时代发展的关系,分析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德育改革的思路。

3、重点与难点

重点:现代德育与德育现代化的含义

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精神与现代德育的关系

第四章 现代德育过程

1、内容提要:德育过程研究的性质、任务与意义;德育过程的一般性质

及其基本规律; 现代德育过程的性质与特点; 德育过程组织的基本环节; 德育过程组织的原则;现代德育过程的组织运行方式。

2、本章教学目标: 认识德育过程的本质与规律,掌握德育过程组织的原则与运行方式。

3

3、重点与难点

重点:德育过程的规律与原则 难点:德育过程的组织运行

第五章 思想品德观与现代德育

1、内容提要:思想品德的概念;思想品德观及其变化;品德结构研究概

述;品德结构的研究对于现代德育的意义; 国外关于品德发展研究概述; 中国当代品德发展研究;当代中国青少年品德的特征及成因。

2、本章教学目标:掌握思想品德的概念及品德的基本结构;了解国内外关于品德发展研究的成果,分析当代中国青少年品德的特征及成因。

3、重点与难点

重点:当代中国青少年品德的特征及成因 难点:国内外关于品德发展研究的成果

第六章 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

1、内容提要:教育目的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目标在德育活动中的作用;制约现代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因素;国外关于德育目标的主张;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与内容。

2、本章教学目标:明确教育目的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关系,认识德育

目标在德育活动中的作用, 了解制约现代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的因素, 借鉴国 外的经验,对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与内容体系进行分析与评价。

3、重点与难点

重点:制约现代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的因素

难点:对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与内容体系进行分析与评价

第七章 现代德育课程

[ 本章内容特点和意义 ] 加强和改进德育课程是德育目标、内容的体现,也是实现德育目标的保证。 德育课程建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环节。 这一章我们讨论德育课程的基本理论, 德育课程的分类以及各类德育课程的特点、 功能、组织设计等问题。

[ 重点、难点 ] 了解各种类型的德育课程的特征、功能;正确理解德育课程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之间的关系。 [ 教学方法提示 ] 讲授法、讨论法。

第一节 德育课程概述

一、 对课程与德育课程的理解 (一) 对“课程”的理解 (二) 对德育课程的理解 二、 德育课程与德育目标

4

三、 德目主义与全面主义 四、 现代德育课程的类型

第二节 认识性德育课程一、

认识性德育课程概述

(一) 认识性德育课程的地位、特征 (二) 认识性德育课的功能

二、 传统认识性德育课程与现代认识性德育课程 (一) 传统认识性德育课程的基本特征——灌输

(二) 现代认识性德育课程的基本特征——探究三、 认识性德育课程的优化

(一) 把德育的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上

(二) 大胆吸收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讨论法及问题教学法来改进课堂教学。 (三) 加强德育教师的培训,使他们对各种德育理论有深刻的理解。 (四)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化

第三节 活动性德育课程

一、 活动性德育课程概述

(一) 活动性德育课程在现代德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二) 活动性德育课程的特征——实践性 (三) 活动性德育课程的功能 二、活动性德育课程的组织 (一) 活动的完整性 (二) 活动的积极性

第四节 隐性德育课程

一、隐性德育课程概述 (一) 隐性课程的概念

(二) 隐性德育课程的特征 1. 影响的间接性、潜隐性 2. 范围的广阔性

3. 发生作用的无意识性

(三) 隐性德育课程的功能 1. 陶冶功能

2. 导向和激励功能 3. 规范、约束功能

二、隐性德育课程的分类与设计 (一) 各学科中的德育渗透 (二) 校园文化建设

1. 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 2. 优化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

5

06zc19q96j4n7xz5eecp3x5if1klf700b0l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