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判断题应知应会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

考试判断题应知应会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判断题应知应会 判断题

1、民间文化文本是体现普通民众的出于传统的自发的通俗趣味的文学文本。T √

2、 文学写作的个体体验,是指作者对自身在现实世界中的境遇及其意义的瞬间直觉。T √

3、 在文学阅读过程中,常见到一种说话人态度隐蔽而专注于描绘事物的文本,这往往就是再现型文本。T √

4、 文化市场制约着阅读受众群体,包括读者的多少甚至读者的文化层次。T √

5、 意境是中国古典文学特有的一个理论术语,也是我国独创的一个美学范畴。T √

6、 审美感受力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意蕴及其成就的审美体验与辨析能力。T √

7、 没有媒介就不存在文学。T √

8、 文学写作中的拟想读者,等同于现实读者。F ×

第 1 页 共 11 页

9、 文学实用论片面突出强调教育因素,文学的特性就可能失去了。T √10、 文学写作作为作家的个性化创造,理所当然地具有个体意义。T √1

1、单凭丰富的材料、经验的积累,就能马上写出作品来。T √1

2、 文学写作中的语言敏感,是指作者在文学写作过程中对语言的敏锐感知和精当运用的能力。T √1

3、 中国古代文论关于文学文本“言象意”三层面说和“粗精”两层面说,其共同点都是从“可见”(显示)与“不可见”(非显示)的分别上来加以立论的。T √1

4、 文学是由语言的具体运用而实现的艺术。T √1 5、 通常意义上,我们把具有象征意蕴的文学形象称为“意象”。T √1

6、 中国古典文论的“风化”或“教化”说带有某种“实用论”的倾向。T √1

7、 典型形象不仅仅是一种独特鲜明审美形象,也是一种深刻多义的历史形象。T √1

8、 文学的原初含义就是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F ×1

9、 作者角色论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投入论”,另一类是“回味论”,强调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必须注意从作品人物

第 2 页 共 11 页

的角度去感受生活、考虑问题、说话和行事,这是“回味论”。F ×20、 作家创作的语境与读者阅读的语境应该是重合的。F ×2

1、开放式结构倾向于使戏剧行动的时间、地点和角色人数极端集中化,以便保持行动的统一。F ×2

2、 中国古典文学意境理论追求空灵的审美境界。T √2 3、 加拿大学者伊尼斯提出“传播的偏斜”的理论。T √2 4、 同样是注重作者情感的表现,但西方的“表现论”与中国的“诗言志”论是有所不同的。T √2

5、 所谓审美,指的是特定符号所传达的感性画面蕴含丰富的理性意味的状况。T √2

6、 作者创作了一件本文,读者则在此基础上生成多种解释,因为读者的阅读语境可以是多重的。T √2

7、 读者与跨文化语境,是指读者在阅读中跨越本民族生活界限而尝试理解其他民族生活的情形。T √2

8、 文学鉴赏具有一定的创造性。T √2

9、 文学的原初含义不仅指今天意义的诗歌、抒情散文等,今天一般不被看作文学的但有文采的一 些语言作品,也可以称之为文学。T √30、 与再现型文本不露声色相反,表现型文本常常直接表露作者的主观态度。T √3

1、在中国古代,文学一词的含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往往与学识、甚至所有语言性作品形成复杂的联系。T √3

第 3 页 共 11 页

2、 从文化价值看,高雅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三个层面之间本身是无所谓高低之分贵贱之别的。T √3

3、 与视觉艺术的形象具有直接性相比,文学艺术的形象性具有间接性。T √3

4、 读者与同时代语境,是指读者阅读行为发生的年代与文本所描述的年代大体相同的情形。T √3

5、 民间文学是普通民众的集体创作。T √3

6、 象征型文本由于追求暗示性和说理性,因而使读者常常产生一种等待解释的感觉。T √3

7、 短篇小说是一个自足的艺术世界,它截取特定时空情境中的一个完整段落,描写其中复杂完整的一个或几个事件,有深度地表现生活的局部。F ×3

8、 散文的结构没有固定的模式,而是随意赋形,随物赋形。T √3

9、 所谓“大语境”,指的是文本中的上下文关系,是由文学语言建构起来的整体意义氛围。F ×40、 鉴赏是实现文本审美价值的基本途径。T √4

1、文学在古代的原初含义是文章和博学,即文学是富于文采的语言作品和人的学识渊博。T √4

2、 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叙述视角的自觉运用。F ×4

第 4 页 共 11 页

3、 “蕴藉”来自中国古典文论,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T √4

4、 文学批评与文学阅读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T √4 5、 大众文化文本的写作,是一种个性化的制作行为。F ×4

6、 文学语言和普通语言没有联系,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形态,具有不同的特性。F ×

7、 高雅文化文本代表特定社会文化中的稳定和理想的方面,对于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T √4

8、 文学的狭义理解,即一切语言性符号。F ×4 9、 一般说来,同时代语境中的读者容易与本文人物产生共鸣。T √50、 所谓“意象”,也就是表意之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T √5

1、文学批评标志着从普通文学阅读过程向文学理论的发展。T √5

2、 大众媒介是由旨在复制和传送信息的编辑组成的、传播组织为中介的传播渠道。F ×5

3、 文学的广义理解,即文学是有文采的缘情性作品。F ×5

4、 没有读者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文学阅读。T √5 5、 从意象的接受效果来看,文学意象往往显得意味多样、景象晦暗,不能最终确定其意义。T √5

第 5 页 共 11 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判断题应知应会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判断题应知应会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机考网络考试判断题应知应会判断题1、民间文化文本是体现普通民众的出于传统的自发的通俗趣味的文学文本。T√2、文学写作的个体体验,是指作者对自身在现实世界中的境遇及其意义的瞬间直觉。T√3、在文学阅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6qij0gd1z58u602x74s2b61z97lf1017h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