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完整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2012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用以下方式估算:

1 由具有粘结强度的A桩、B桩组合形成的多桩型复合地基(含长短桩复合地基、等长桩复 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采用下式:

f?mA spk 1

式中,

? R a1

1

? R a 2

2

p1

? m2

Ap 2

? ? (1 ? m1 ? m2 ) f sk

(7.9.6-1)

ml、m2 ——分别为A桩、B桩的面积置换率;

?1 、 ?2 ——分别为A桩、B桩单桩承载力发挥度;应由单桩复合地基试验按等变形准

则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有地区经验时也可按地区经验确定。

Ra1 、 Ra2 ——分别为A桩、B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 AP1 、 AP2 ——分别为A桩、B桩的横截面面积; ? ——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

f sk ——A桩、B桩处理后复合地基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

2 由具有粘结强度的A桩与散体材料B桩组合形成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采用下式:

? R a1

1

f?mA spk 1

p1

式中,

? ?[1 ? m2 (n ?1)] f sk

(7.9.6-2)

? ——仅由B桩加固处理形成的复合地基承载力发挥系数;

n——仅由B桩加固处理形成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

f sk ——仅由B桩加固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

7.9.7 多桩型复合地基面积置换率的计算应根据基础面积与该面积范围内实际的布桩数进行计

算,当基础面积较大或条形基础较长时,也可按单元面积置换率替代。单元面积置换率的 计算模型如图7.8-1所示。

(a)

57

(b)

图 7.8-1 多桩型复合地基面积置换率计算模型

7.9.8 多桩型复合地基变形计算可按下列规定进行:

1 具有粘结强度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宜采用以下方法

1)将总变形量视为三部分组成,即长短桩复合加固区压缩变形、短桩桩端至长桩桩端的

加固区压缩变形、复合土层下卧土层压缩变形。其中加固区的压缩变形计算可采用复 合模量法计算,复合土层下卧土层变形宜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的规定,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

s ? s1 ? s2 ? s3

式中,

s1——长、短桩复合土层产生的压缩变形;

s2——短桩桩端至长桩桩端复合土层产生的压缩变形; s3——下卧土层的压缩变形。 2) 采用复合模量法计算复合地基变形:

(7.9.8-1)

pb

+

s ?? sp [? (zi ? i ? zi ?1 ? i ?1 ) ?

n1i ?1

n2

?E 1 pb

(z ? i ? z

si

i ?n?1 2 ?Ei

i?1 ? i ?1 )

+

?

n

pb

(z ? j ? z ? j ?1 )]

si

j ?n?1

sj

Ejj?1

(7.9.8-2)

式中,

s ——长短桩复合地基变形量;

n1 、 n2 ——分别为长短桩复合加固区、短桩桩端至长桩桩端加固区土层分层数; n3 ——变形计算深度内下卧土层分层;

?1 、? 2 ——长短桩复合加固区、短桩桩端至长桩桩端加固区各土层的模量提高系数,

分别按下式计算:

58

? 1 ?

f

spk

ak

f spk1 ? 2 ?

f

(7.9.8-3)

式中,

f

(7.9.8-4)

ak

f spk 1 ——仅由长桩处理形成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spk ——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ak ——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 由具有粘结强度的A桩与散体材料B桩组合形成的复合地基变形计算,宜采用水泥粉煤灰 碎石桩复合地基变形计算方法,其中散体材料桩与有粘结强度桩共同形成的复合土层模 量计算采用下式:

f?1 Esi ? 式中,

spk

f

[m2 E p 2 ? (1 ? m2 )Esi ]

(7.9.8-5)

sk

f sk ——仅由B桩加固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 E p 2 ——散体材料桩身材料压缩模量。 或者,

?1 E si ? fspkf [1 ? m2 ( n ?1)]? Es

(7.9.8-6)

sk

式中,

f sk ——仅由B桩加固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 n——桩土应力比,可按7.2节有关规定选取;

α——桩间土承载力提高系数,可按7.2节有关规定选取。

3 复合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必须大于复合土层的厚度,并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 础设计规范》中地基变形计算深度的有关规定。

7.9.9 多桩型复合地基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后施工桩不应对先施

工桩产生使其降低或丧失承载力的扰动;

2 对可液化土,应先处理液化,再施工提高承载力增强体桩; 3 对湿陷性黄土,应先处理湿陷性,再施工提高承载力增强体桩; 4 对长短桩复合地基,应先施工长桩后施工短桩。

59

7.9.10 多桩型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检测宜采用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承载力载荷试验及复合地

基质量检验的具体要求应符合本规范有关章节的要求。

60

8 注浆加固

8.1 一 般 规 定

8.1.1 注浆加固适用于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加固。根据加固目的可分别选

用水泥浆液、硅化浆液、碱液等固化剂。

8.1.2 注浆加固设计前应进行室内浆液配比试验和现场注浆试验,确定设计参数,检验施

工 方法和设备。有地区经验时可参考类似工程经验确定设计参数。

8.1.3 注浆加固应保证加固地基在平面和深度连成一体,满足土体渗透性、地基土的强度

和 变形的设计要求。

8.1.4 在地基处理中,注浆加固宜与其他地基处理方法联合使用,当采用单一注浆加固方法

处理地基时要充分论证其可靠性。

8.1.5 采用水泥搅拌注浆加固、高压旋喷注浆加固可按本规范第 7.3 节、第 7.4 节有关规定

进 行设计、施工。

8.2 设 计

8.2.1 水泥为主剂的浆液注浆加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软弱土处理,可选用以水泥为主剂的浆液,也可选用水泥和水玻璃的双液型混合浆

液, 在有地下水流动的情况下,不应采用单液水泥浆液。 2 注浆孔间距按试验结果确定,一般可取 1.0~2.0m。

3 浆液的初凝时间应根据地基土质条件和注浆目的确定。在砂土地基中,浆液的初凝时间

宜为 5~20min;在粘土地基中,宜为 1~2h。

4 注浆量和注浆有效范围应通过现场注浆试验确定,在粘性土地基中,浆液注入率宜

为 15%~20%;注浆点上的覆盖土厚度应大于 2m。

5 对劈裂注浆的注浆压力,在砂土中,宜选用 0.2~0.5MPa;在粘性土中,宜选用 0.2~0.3MPa。

对压密注浆,当采用水泥砂浆浆液时,塌落度宜为 25~75mm,注浆压力为 1~7 MPa。 当塌落度较小时,注浆压力可取上限值。当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快凝浆液时,注浆压 力应小于 1 MPa。

6 对人工填土,应采用多次注浆,间隔时间按浆液的初凝时间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一般不

应 大于 4h。

8.2.2 硅化浆液注浆加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渗透系数 k =0.1~80m/d 的砂土和粘性土宜采用压力双液硅化注浆;渗透系数 k

=0.1~2m/d 的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可采用无压或压力单液硅化注浆;自重湿陷性黄土宜采用 无压单液硅化注浆。

2 防渗注浆加固用的水玻璃模数不宜小于 2.2。用于地基加固的水玻璃模数宜为 2.5~3.3;不

溶于水的杂质含量不应超过 2%。

3 双液硅化注浆用的氧化钙溶液中的杂质不得超过 0.06%,悬浮颗粒不得超过 1%,溶液的

PH 值不得小于 5.5。

4 硅化注浆加固的加固半径应根据孔隙比、浆液粘度、凝固时间、灌浆速度、灌浆压力、

灌 浆量等通过实验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可按土的渗透系数参数表 8.2.2 确定。

61

067006a4ly0zn011oo6h6et871df1c0191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