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测试时间:30分钟
一、选择题
1.某兴趣小组想要了解大蜀山内红枫树的分布情况,该小组所要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测量法
2.调查一块草地上草的密度,最好采取哪种调查方法( ) A.一株不漏地数草的株数
B.划格后逐格计算累计
C.大体估计 D.选点抽样调查,求平均值 3.下列有关调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口普查也是调查 B.森林资源的清查是调查 C.要对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调查 D.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4.到校园中调查生态系统时,需要携带的调查工具中,不是必须携带的是(A.放大镜和望远镜 B.玻璃瓶和铲子 C.记录本和笔
D.显微镜和玻片
5.在生物学研究的调查过程中,不应该( ) A.明确目的 B.详细计划 C.真实记录 D.凭个人喜欢取舍
6.下面是小余在调查双桂山生物种类时的具体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A.调查范围内偶尔飞过的昆虫可以不记录 B.险峻的峭壁生物种类多,就选这样的调查路线 C.选择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 D.发现珍稀物种应及时采摘、捕捉制成标本
7.在调查校园生物时,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发现不认识的植物,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草丛里有一只蟋蟀蹦了出来,蹦到校园外面去了,就不用把它记录下来了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D.小明发现一只老鼠,虽然它是人类的敌人,但还是把它记录下来了
第 1 页
) 8.下列是几位同学在调查校园生物种类时选用的归类方法,不科学的是( ) A.按照形态结构的特点 B.按照生活环境 C.按照个人的喜好 D.按照用途
9.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蘑菇、潮虫、蚯蚓以及各种树木花草,下面是同学们按形态结构特点进行的分类,其中正确的是( )
A.蘑菇;麻雀、潮虫、蚯蚓;各种树木花草 B.蘑菇、潮虫;麻雀、蚯蚓;各种树木花草 C.蘑菇;麻雀、蚯蚓;各种树木花草、潮虫 D.蘑菇、各种树木花草;麻雀、潮虫、蚯蚓
二、非选择题
10.小明的学校是远近闻名的花园式学校,请依据科学探究方法方面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要了解校园生物的种类,小明应采用 法。 (2)要了解校园内铁树与柳树的异同,小明应采用 法。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一、选择题
1.B 调查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想了解大蜀山内红枫树的分布情况,常用的科学方法是调查法。
2.D 调查一块草地上草的密度,普查的价值不大而且难度较大,抽样调查省时省力,误差又不大,因此调查一块草地上草的密度,最好采取选点抽样调查,求平均值的方法。 3.C 调查可以普查也可以抽样调查,不一定要对调查的对象逐个进行调查,C的叙述不正确。
4.D 调查中可能要使用工具,比如采集昆虫,要使用网兜,并装入玻璃瓶;调查水中的生物,要准备网兜、放大镜、玻璃瓶等;要了解土壤中的生物,如蚯蚓等则需要准备铲子;观察远处的物体,要准备望远镜。记录本和笔是调查中必需的,要随时记录调查中所出现的情况。题中不是必须携带的是显微镜和玻片。
第 2 页
5.D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不能凭个人喜好取舍,不要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 6.C 调查时应全面如实地记录,A的做法错误。调查时首先要注意安全,B的做法错误。调查时选择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比较有代表性,C的做法正确。调查时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特别是要保护珍稀物种,D的做法错误。
7.D 调查时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特别是要保护珍稀物种,A的做法错误。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对你所看到的生物,不管你是否喜欢,都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B、C的做法错误,D的做法正确。
8.C 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后,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如根据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其他生物三大类;也可以根据生活环境将调查到的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还可以根据用途把调查到的生物分为农作物、家禽、家畜等。但是,不能根据个人的喜好来进行分类。
9.A 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可以将题干中的生物分为其他生物:蘑菇;动物:麻雀、潮虫、蚯蚓;植物:各种树木花草。注意不要认为蘑菇属于植物。
二、非选择题
10.答案:(1)调查 (2)观察
解析:(1)调查法是为了获得某一方面的数据或信息而采取的实地考察的方法。了解校园生物的种类,应采用调查法。(2)观察法是对实验对象用肉眼或一些辅助仪器进行观测。了解校园内铁树和柳树的异同,应采用观察法。
第 3 页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