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单片机定时计数器知识点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和串行口

一、中断系统

输入/输出方式有三种:无条件传送方式、查询方式、中断方式 (一)中断的概念

1、中断。CPU正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由于CPU之外的某种原因,有必要暂停该程序的执行,转而去执行相应的处理程序,待处理程序结束之后,再返回原程序断点处继续运行 2、中断源。提出中断申请的来源。中断源一般有外设、定时时钟、故障源等。

3、中断优先级。当多个中断源同时申请中断时,为了使CPU能够按照用户的规定先处理最紧急的,然后再处理其他事件,中断系统设置有中断优先权排队电路,通过用户的设定,排在前面的中断源成为高级中断,排在后面的成为低级中断

4、中断嵌套。当CPU响应某一中断源请求而进入中断处理时,若更高级别的中断源发出申请,则CPU暂停现行的中断服务程序,去响应优先级更高的中断,待更高级别的中断处理完毕后再返回低级中断服务程序,继续原先的处理,这个过程称为中断嵌套。低级中断不能中断优先级高的中断,同级中断不能中断优先级相同的中断。 (二)单片机中断系统结构 1、中断源

89S51单片机的5个中断源分别为:两个外部中断(由INT0、INT1引脚输入中断请求信号)、两个片内定时器/计数器溢出中断(T0、T1)、1个片内串行口中断(TX—发送、RX—接收)。 2、中断请求标志寄存器

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CON)和串行口控制寄存器(SCON)的若干位构成 复位时,TCON=00H,SCON=00H。所有的中断请求无效。

TCON TF1 TF0 IE1 IT1 IE0 IT0 外部中断0触发方式控制位 IT0 = 0,电平触发,低电平有效IT0 = 1,边沿触发,下降沿有效 外部中断0请求标志 外部中断1触发方式控制位 IT0 = 0,电平触发,低电平有效IT1= 1,边沿触发,下降沿有效 外部中断1请求标志 SCON

T0溢出中断请求标志 T1溢出中断请求标志 TI RI 接收中断请求标志 发送中断请求标志 3、中断允许控制位IE EA IE ES ET1 EX1 ET0 EX0

外部中断0中断允许位

T0溢出中断允许位

外部中断1中断允许位

T1溢出中断允许位 串行口中断允许位

中断允许总控制位,EA = 0,禁止所有中断;

EA = 1,中断允许取决于分控制位

4、中断优先级控制寄存器IP 89S51单片机有2级中断优先级 PS PT1 PX1 PT0 PX0 IP

外部中断0中断优先级控

T0溢出中断优先级控 外部中断1中断允优先级控制

T1溢出中断优先级控制

串行口中断允优先级控制 5、中断硬件查询电路

在同级中断中,查询顺序(由高到低)是:外部中断0、定时器T0中断、外部中断1、定时器T1中断、串行口中断 (三)中断的处理过程 1、中断查询

2、中断的响应条件: 中断请求标志位为1.

CPU中断开放,即EA=1且相应中断允许位为1. 无同级或更优先级中断正在被服务

为保证指令执行得正确,必须先行指令执行完,若现行指令为中断返回RETI或访问IE、IP寄存器指令,必须执行完该指令和紧接着的下一条指令后才能响应中断。

3、进入指定的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中断名称 外部中断0 T0中断 外部中断1 T1中断 串行发送中断 串行接收中断 中断请求标志 IE0 TF0 IE1 TF1 TI RI 中断向量 0003H 000BH 0013H 001BH 0023H 0023H 4、执行中断服务程序 5、中断返回

在中断服务程序的借位必须有一条中断返回指令RETI,它的作用如下:(1)清除响应时设置的优先级状态触发器(2)恢复主程序断点地址,即把堆栈的内容送给PC 6、中断请求的撤除

CPU响应某中断后,在返回前必须撤除上一次中断请求。89S51的中断系统在响应中断后能够自动清除两个定时器的中断请求标志TF1、TF0和边沿触发下的两个外部中断请求标志IE1、IE0。串行口的中断标志,必须由软件查询后清零。对于点评触发下的两个外部中断标志IE1、IE0,它们的状态总是与引脚INT0、INT1输入的电平相反,因此必须撤除引脚上的请求信号,才能根本上对请求标志清零。 二、定时器/计数器

(一)定时器/计数器TO、T1的结构 1. 定时器的总统与结构

T0、T1的核心是加1计数器,即对指定脉冲信号加1计数,直到计满溢出。每一个定时器都是由8位计数器组成,T0由特殊功能寄存器TH0(高8位)、TL0(低8位)组成,T1由TH1(高8位)、TL1(低8位)组成。 CPU可以控制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通过设置方式寄存器TMOD、控制寄存器TCON来实现。引脚T0(P3.4)、T1(P3.5)作为外部计数脉冲的输入端,引脚INT0(P3.2)、INT1(P3.3)作为定时器启动的外部控制端。

2. 定时器方式寄存器TMOD 。复位时TMOD = 00H GATE C/ T M1 M0 GATE C/ T M1 M0 M1、M0=00 , 方式0(13位计数器) M1、M0=01 , 方式1(16位计数器) M1、M0=10 , 方式2(可重载时间常数的8位计数器) M1、M0=11 , 方式3(T0为两个8位计数器,T1停止工作) 功能 选择 门控 位 C/ T=0 ,定时功能 C/ T=1 ,计数功能 GATE=0 ,由启动位单独控制 GATE=1 ,由启动位和INT0、INT1引脚共同控制启动 3. 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CON、

复位时TCON=00H

TCON

TF1 TR1 TF0 TR0 IE1 IT1 IE0 IT0 外部中断控制

T0启动位 TR0=1 ,启动T0工作TR0 =0 ,停止T0工作 T0溢出中断请求标准 T0启动位 TR0=1 ,启动T1工作TR0 =0 ,停止T1工作 T1溢出中断请求标准

(二)定时器/计数器T0、T1的工作方式 1、 方式0

T0、T1定时器/计数器的方式0相同,为13位计数器结构

13位计数器结构由TH0的8位和TL0的低五位组成,TL0的高3位未使用。

定时器T0在方式0下,既可以设置为定时功能,又可以设置为计数功能,由C/T位确定。当C/T=0时,为定时功能,当C/T=1时,为计数功能。

定时器T0的启动控制由门控位GATE、启动为TR0、引脚INT0的逻辑组合确定。当GATE=0时,启动控制权由TR0决定,即TR0=1启动,TR0=0停止,当GATE=1时,启动控制由TR0

???????=1时启动,TR0=0或INT0=0时停止 和引脚INT0共同决定,即TR0=1且INT0

定时时间t与计数器的位数、设置的计数初值(又称为时间常数)、时钟频率有关。 t=(计数最大值-x初值)×机器周期 =(213-x初值)×12/fosc 2、方式1

T0、T1定时器/计数器的方式1相同,为16位计数器结构 方式1的最大定时/计数方式,由TH0和TL0共16位构成 t=(计数最大值-x初值)×机器周期 =(216-x初值)×12/fosc 3、方式2

T0、T1定时器/计数器的方式2相同,为可重载时间常数的8位计数器结构

在方式2下,TL0作为8位计数器,TH0作为重载时间常数寄存器,当TL0计满溢出后,设置TF0=1申请中断,同时将TH0中的数据自动装载到TL0中重新工作 t=(计数最大值-x初值)×机器周期 =(28-x初值)×12/fosc

4、方式3

T1设置为方式3时,停止工作;T0设置为方式3时,分成两个独立的8位定时器/计数器。 M1 0 0 1 1

三、串行口

(一) 串行口通信的基本概念 1. 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

计算机与外界的信息交换称为通信。基本的通信方法有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两种。

串行通信:串行通信是指单位信息的各位一位一位地按顺序依次传送,它是靠串行接口实现数据传送的。

2. 同步通信与异步通信

串行通信有两种基本通信方式,即同步通信与异步通信。

(1) 同步通信:同步通信是指发送和接受同步进行,从而实现数据的不间断传送

(2) 异步通信:异步通信是指发送与接受没有用同步时钟同步,传送过程中数据之间有

间隔。

3. 串行通信的传送方向

根据数据传送的方向,串行通信分为单工和双工,双工又分为半双工和全双工。 4. 波特率的概念

在串行通信中,对数据的传送速率是有一定要求的,通常用波特率来衡量,每秒传送数据的位数称为波特率,单位为波特,即位/秒。 (二)串行口的结构 1. 串口控制寄存器SCON

M0 0 1 0 1 工作方式 方式0 方式1 方式2 方式3 功 能 说 明 13位计数器 16位计数器 自动重装8位计数器 定时器T0分成两个8位计数器,T1停止工作 98H

SM0 SM1 SM2 REN TB8 RB8 TI RI

SM0、SM1:串行口工作方式选择位。可以设置4种工作方式:

单片机定时计数器知识点

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和串行口一、中断系统输入/输出方式有三种:无条件传送方式、查询方式、中断方式(一)中断的概念1、中断。CPU正在执行程序的过程中,由于CPU之外的某种原因,有必要暂停该程序的执行,转而去执行相应的处理程序,待处理程序结束之后,再返回原程序断点处继续运行2、中断源。提出中断申请的来源。中断源一般有外设、定时时钟、故障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5nem1iw7c565jb3urou8mpoj7ocb000zl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