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内部审计项目管理新思路探索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内部审计项目管理新思路探索

[提要]根据企业及其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内部审计应根据企业当前战略管理实施新的工作思路。在建设审计项目管理宏伟工程中做到审计项目开展有计划、有创新,审计实施时间从事后审计转向必要时全过程审计,审计跟踪整改实行双层面并举途径,从而建立内部审计项目管理的新思路。

关键词:内部审计;审计项目;三大法宝

一、引言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的监督管理机构,应真正具备其增值服务功能。企业开展内部审计不应将如何管好企业作为第一要务,而应先管好内审工作。内部审计管理的关键在于内部审计项目管理。如同企业生产管理过程——“计划”、“生产”再到“销售”,产品真正为企业带来利润必须具备设计创新性、品种的差异性和质量可靠性。受企业生产过程管理的启发,笔者在探索内审项目管理新思路中总结了项目管理的三个方面:三大法宝、项目实施时间、双层面审计整改相互补充。

二、内部审计项目管理对内审工作的重要性

内审工作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完成内部审计项目质量上。内审项目管理三个重要环节动作的精准到位不仅是对审计项目质量的保证,更是对审计工作的保证。同产品生产过程管理类似,内审项目管理可分为六个环节:确立项目计划、开展现场审计、撰写审计报告、下发审计意见、跟踪整改落实、再次反馈整改。

三、内部审计项目管理的三大法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企业内审工作更应该认清形势,更新思路,探索适应内部审计欲有所位必先有所为,欲有所为必先利其器的新思路,将内审项目管理作为内审工作质量提升的重要武器。为此,内审项目管理应从三方面入手:项目的计划部署、项目的选择和项目质量控制。

(一)内部审计项目管理法宝之一——针对性的计划部署。内部审计具有监督职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管理,内部审计就应把监督这把仞剑指向哪里。审计工作要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应按管理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详细布置项目开展数量,确定项目类型,规划项目开展时间,明确项目最终效果。

(二)内部审计项目管理法宝之二——多管齐下的项目选择。企业年度审计项目选择的核心思想包括三点:1、将实施传统审计作为内审项目选择的必须,是审计工作的基础;2、将开展管理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是审计工作的趋势;3、将探索创新项目作为内审工作的亮点,是内审工作向前推进的体现。

内部审计项目选择时应该坚持审计项目有为有位的观念,以提升审计价值为

终极目标,谨慎选择项目。在坚持传统审计项目推进的同时重点从以下几类项目开展工作:1、增加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坚持三年审计全面覆盖原则,将事后审计向前推进,避免离任再审带来的重大潜在经济风险,充分发挥审计监督检查的作用;2、针对管理需要,开展适当层面、合理范围的管理审计。如,针对某部门的新产品研发基金管理,从制度设计的健全性与执行的有效性、账务核算的真实准确性、预期与实际经济效益差异分析等方面入手开展管理审计,改进新产品研发基金的管理水平;3、配合内控与风险管理工作的推进,实施风险防范审计,在充分了解审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选择高风险事件开展风险防范审计。如,为强化资金安全,对现有资金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以加强单位资金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为目标,开展风险防范审计,使内部审计工作与风险管理相融合,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内部审计项目管理法宝之三——拧紧审计项目质量控制阀。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应贯穿于审计项目全过程,它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关系到审计价值的实现。过硬的项目质量控制应做到三先三后:1、调查在先方案在后。高质量的审计项目应建立在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基础上。包括了解单位机构设置、所有权形式、财务状况、经营情况、投资情况、筹资情况、制度建设等等,切忌无调查就急于制订方案的做法;2、取证在先结论在后。审中阶段审计证据的取得、底稿的记录应客观规范,做到在保持职业怀疑态度的基础上未获得证据的事项和提出问题的事项不表态,确保所有审计结论均是在充分获取审计证据的基础上形成;3、制度在先执行在后。审计机构应建立适应本单位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明确项目质量控制责任人,质量控制复核程序、内容,在审计人员思想上树立质量至上的观念,并将质量控制落实到工作开展上。

四、审计项目管理应注重项目实施时间,必要时将审计关口前移,开展全过程审计

传统的内部审计通常是静态的事后工作,如财务收支审计、离任审计、经营业绩审计等。全过程审计则可以将审计工作转为动静相结合的工作,实现过程跟踪,实时监督。这类审计项目在对象选择上多是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投资回报备受关注或者无投资回报与职工利益息息相关的大型建设项目。这类项目的审计应从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三方面入手,重点应沿着项目“决策——投入——管理——产出”过程检查制度贯彻执行有效性、决策审批流程的完整性、资金使用的真实性、项目合同的风险性等。

五、实施双层面的跟踪整改审计

内部审计项目管理实施的跟踪整改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个别层面的跟踪整改。按审计整改意见书要求及时对单一项目检查整改落实情况;二是整体层面的整改管理审计。对单位内部一定年限所有类型开展的审计项目重新检查整改落实情况,针对发现的问题和实际整改情况及后续同类问题的再次出现进行原因分析,开展问题整改管理审计。个别层面的跟踪整改主要包括:根据发现问题下发审计整改意见、被审计单位提交整改情况报告、审计部门跟踪检查。整体层面的整改管理审计主要实行三结合方式:1、总结上报与抽查相结合。由被审计对象

上报整改材料,审计部门抽查整改情况;2、奖惩与督办相结合。对没有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单位组织重点督办,由内部审计部门建立审计发现问题与整改落实奖惩办法,强化处理处罚力度,对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处于经济处罚,对责任领导处于行政处罚;3、汇总分析与经验推广相结合。对所有项目整改执行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分析,起草整改汇总报告,对所涉及的项目注重综合考虑,对整改调查中发现的同一被审计对象不同审计项目屡提屡犯的问题分析问题成因,提出审计建议,总结整改经验,及时应用推广。

总之,内部审计项目管理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对保证审计监督职能提供有力武器。本文所探讨的加强内部审计项目管理的三个方面仅是内部审计项目管理体系构成的一个部分,真正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还应该包括诸如项目范围确定、项目人员分配、项目成本考虑以及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更多、更全面的细节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赵赞华,张学武,陈洪.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策略.财会通讯,2014.624.

[2]黄电.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管理创新研究.财会通讯,2014.627.

[3]李放.基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β系数风险评价模型应用——以商业银行为例.财会通讯,2014.627.

04iyj2dwlm7tdik036a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