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若PB的距离用h表示,打B点时重物的速度为vB,当两者间的关系式满足 时,说明下落过程中重锤的机械能守恒(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3)实验中发现重物增加的动能略小于减少的重力势能,其主要原因是 A.重物的质量过大 B.重物的体积过小 C.电源的电压偏低
D.重物及纸带在下落时受到阻力.
五、计算或论述题: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本部分3小题,共21分)
27.质量为m=4kg的小物块静止于粗糙水平地面上.现用F=12N的水平恒力拉动小物块,经过时间t=2s,小物块运动了x0=4m的距离,取g=10m/s2.求: (1)物块受到的重力G的大小; (2)物快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的大小; (3)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
28.参照伽利略时期演示平抛运动的方法制作了图示的实验装置,图中水平放置的底板上竖直地固定有M板和N板.M 板上部有一半径为R的圆弧形的粗糙轨道,P为最高点,Q为最低点,Q点处的切线水平,距底板高为H.N板上固定有三个圆环.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P处静止释放,小球运动至Q飞出后无阻碍地通过各圆环中心,落到底板上距Q水平距离为L处.不考虑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到达Q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运动到Q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小球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9.如图所示,光滑斜面倾角为θ,底端固定一垂直于斜面的挡板C,在斜面上放置长木板A,A的下端与C的距离为d,A的上端放置小物块B,A、B的质量均为m,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θ,现同时由静止释放A,B、A与C发生碰撞的时间极短,碰撞前后瞬间速度大小相等,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没有从木板上滑落,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A与C发生第一次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v1
(2)A与C发生第一次碰撞后上滑到最高点时,小物块B的速度大小v2 (3)为使B不与C碰撞,木板A长度的最小值L.
2017年江苏省南通市小高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部分23小题,每小题12分,共69分)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4 小题 瑞雪兆丰年 春风迎新岁
2016年1月22日以来,持续的中到大雪和北方来的寒流影响,古都南京全城开启冰冻模式,道路积雪积冰严重,市民出行受到影响.质量为3t的汽车,以40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已知橡胶轮胎与普通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6,与结冰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2(g=10m/s)
2
1.汽车的重力为( )
A.3×10N B.3×10N C.3×10N D.3×10N 【考点】22:重力.
【分析】根据G=mg求解汽车重力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汽车的质量为m=3t=3000kg,则重力为:G=mg=3000×10=3×104N,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在汽车正常行驶时,以汽车为参考系( ) A.路边的树是静止的 B.路边的树向后运动
C.汽车里的乘客是运动的 D.前方的汽车一定是运动的 【考点】12:参考系和坐标系.
【分析】只要研究对象相对于参考系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观察到的结果就是静止的;只要研究对象相对于参考系的位置发生变化,我们观察到的结果就是运动的.
【解答】解:A、以汽车为参考系,即认为汽车是静止的,则路边的树向后运动,乘客是静止的,故B正确,AC错误.
D、若前方的汽车与该车速度相等,以汽车为参考系,前方的汽车是静止的,故D错误. 故选:B
2
3
4
5
3.汽车在刹车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对地面的摩擦力大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 B.汽车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C.汽车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汽车的速度在减小,汽车的惯性也在减小 【考点】35:作用力和反作用力;31:惯性.
【分析】根据相互作用力大小总相等,方向总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及依据质量是惯性大小量度,从而即可求解.
【解答】解:ABC、根据题意可知,汽车对地面的摩擦力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与运动状态无关,故AC错误,B正确;
D、根据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因此速度的减小,不影响惯性,故D错误; 故选:B
4.甲、乙两辆相同的汽车分别在普通路面和结冰地面上,刹车滑行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图中x表示位移、v表示速度,能正确描述该过程的图象是( )
A. B. C. D.
【考点】1I: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1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分析】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汽车在普通路面和结冰地面上滑行时的加速度,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和速度时间公式列式分析,即可选择图象.
【解答】解:AB、根据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x﹣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而汽车均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
C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对甲车有:μ1mg=ma1,a1=6m/s2;乙车有:μ2mg=ma2,a2=2m/s2;则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大于乙车的加速度的大小,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甲图线的斜率大于乙图线的斜率,可知D图正确.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5.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运动员百米赛跑起跑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作质点 B.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可以看作质点
C.研究原子核结构时,因原子核很小,可把原子核看作质点
D.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总时间时,火车可以看作质点
【考点】13:质点的认识.
【分析】解决本题要正确理解质点的概念: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
【解答】解:A、研究运动员百米赛跑起跑动作,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形状,若忽略了则无法研究其起跑动作了,故A错误;
B、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各个部分运动情况各不相同,不能忽略其大小、形状,故不能看作质点,故B错误;
C、能否看作质点不是看物体的大小,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研究原子核结构时,不能忽略其形状,不能看作质点,故C错误;
D、研究从北京到上海的火车运动时间时,由于二者距离远远大于火车长度,因此可以看作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6.国际单位制中,力学基本单位是( )
A.千克,米,秒 B.牛顿,千克,秒 C.牛顿,米,秒 D.牛顿,千克,米 【考点】3A:力学单位制.
【分析】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的是kg、m、s,N不是基本单位.
【解答】解:N这个单位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推导得到的导出单位,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的是kg、m、s.故A正确. 故选:A
7.2016年1月1日南京扬子江隧道实施免费通行政策,大大缓解市民过江压力,该隧道全程7.36公里,设计时速为80km/h,隧道管养在夜间1:00﹣5: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过7.36公里隧道指的是汽车运动的位移 B.设计时速80km/h为瞬时速率 C.1:00养护开始指的时间间隔
D.在遵守规定的情况下,4mim内汽车可以通过隧道 【考点】16:时间与时刻;15:位移与路程.
【分析】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初末位置的距离;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平均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位移内的速度. 【解答】解:A、汽车过7.36公里隧道指的是汽车运动的路程.故A错误.
B、设计时速80km/h,该速度是某一时刻的速度,最大速率,是瞬时速率.故B正确.
【附10套模拟卷】2024年江苏省南通市小高考物理试卷解析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