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4课 宋明理学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4课 宋明理学

课 程 标 准 素 养 解 读 1.从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角度梳理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两个时期儒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学的发展历程,理解三教合一的背景和过程。 2.从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角度理解并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内容并比较其异同。 3.从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宋明理学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文化等的深远影响。

一、儒学的危机 1.背景

(1)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汉代儒学粗糙的天命思想已经无法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 (2)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吸引了众多信徒,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危机,出现儒、道、佛三教并立的局面。

2.理学的兴起

(1)三教之间在相互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时期,三教调和之风尤其盛行,“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2)为了重兴儒学,唐宋儒家学者把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与佛教、道教思想结合,发展了儒学体系。

[特别提醒]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地位只是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其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但并未失去。“三教合一”的主张并不是要求“三教”合为“一教”,而是主张以儒学为主,融合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二、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南宋的朱熹。

2.理学本质: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分的观念抽象化为“理”,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3.思想观点

(1)理的本质:“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 (2)理的表现: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3)穷理方法:“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体会各种知识、加深对“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4.统治地位的确立

(1)南宋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官方哲学。

(2)元朝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3)明朝确立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三、陆王心学 1.陆九渊

(1)理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寻找,提出“心即理也”,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2)方法: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 2.王守仁

(1)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2)认为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3)强调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 四、宋明理学的影响

1.消极:用三纲五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2.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史料一 程朱坚认①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王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②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史料二 “③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史料三 “④良知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解读] (1)史料一主要体现了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对天理的认识。①说明程朱认为天理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②说明王阳明认为天理在心中。二者虽然认为“理”的存在不同,但二者都承认“理”的存在与作用。

(2)史料二主要说明了程朱理学探究天理的途径;史料三主要表明王阳明探究“理”的方法。③④表明二者追求“理”之途径的差异。

[思考]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对“理”的认识上,程朱与王阳明有何不同?有本质的区别吗?

【提示】 不同:程朱认为理是万物的本原,是客观存在的,是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理在心中,是主观唯心主义。二者没有本质区别;都承认理的存在,都为封建统治服务。

(2)根据史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求“理”的方法上,朱熹与王阳明有何不同?分析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关系如何。

【提示】 不同:①朱熹主张“格物致知”,深刻探究万物,明道德之善。②王阳明主张“致良知”,通过内心自省,恢复良知本性。

关系:二者都属于宋明理学的范畴,是宋明理学发展的两个阶段;陆王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发展和升华;共同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不同点 对理的具体认识 哲学范畴 达到理的途径 程朱理学 “理”是世界的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 “格物致知”,体验“天理” 陆王心学 “心即理也” 主观唯心主义 “发明本心”;“致良知” 内容 相同点 影响 实质 都是儒学新的表现形式,继承孔孟“仁”“礼”思想,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以儒家纲常伦理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存天理,灭人欲”) 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人们的欲求,但对塑造中华民族的品格起到积极作用 宋代理学对儒学的发展及其影响

史料一 在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①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 第4课 宋明理学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第4课宋明理学课程标准素养解读1.从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角度梳理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两个时期儒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学的发展历程,理解三教合一的背景和过程。2.从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角度理解并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内容并比较其异同。3.从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宋明理学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3oti09v356vudb8bhn079ew80o9bl00s9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