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解析】 【分析】

(1)氨分子是共价化合物,含有三个N-H键;个甲基;

(2)木炭与浓硝酸加热生成CO2和NO2。

【详解】(1)氨分子是共价化合物,含有三个N-H键,其电子式为

是烷烃的

是烷烃的键线式,2号位和3号位各有一

键线式,2号位和3号位各有一个甲基,其化学名称为2,3-二甲基戊烷;

(2)木炭与浓硝酸加热生成CO2和N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4HNO3(浓)ΔCO2 ↑+4NO2↑ +2H2O。

22.有机物A~F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D能发生银镜反应,F是难溶于水且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

—1

请回答:

(1)A中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 (2)C→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3)A和E一定条件下也可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A和B都能使酸性KMnO4褪色 B.D和E能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

C.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C、E和F混合物中的C、E D.推测有机物F可能易溶于乙醇

【答案】 (1). 碳碳双键 (2). 氧化反应 (3). CH2=CH2+CH3COOH→CH3COOCH2CH3 (4). B、C、D 【解析】 【分析】

- 16 -

D能发生银镜反应,F是难溶于水且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可知C为醇,E为羧酸,结合F的分子式为C4H8O2可知C为CH3CH2OH、D为CH3CHO、E为CH3COOH、F为CH3COOCH2CH3;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1,则A的摩尔质量为1.25g?L—1×22.4L/mol=28g/mol,可知A为CH2=CH2,B为CH3CH2Cl,B→C发生的是卤代烃的碱性水解,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D能发生银镜反应,F是难溶于水且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可知C为醇,E为羧酸,结合F的分子式为C4H8O2可知C为CH3CH2OH、D为CH3CHO、E为CH3COOH、F为CH3COOCH2CH3;A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25g?L—1,则A的摩尔质量为1.25g?L—1×22.4L/mol=28g/mol,可知A为CH2=CH2,B为CH3CH2Cl,B→C发生的是卤代烃的碱性水解; (1)A为CH2=CH2,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碳碳双键;

(2)CH3CH2OH→CH3CHO发生的是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

(3)CH2=CH2和CH3COOH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可生成CH3COOCH2C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2=CH2+CH3COOH→CH3COOCH2CH3;

(4)A.A为乙烯,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褪色,而B为氯乙烷,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KMnO4褪色,故A错误;

B.D为乙醛,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加热生成砖红色沉淀,而E为乙酸,能溶解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得到澄清的溶液,能鉴别,故B正确;

C.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和乙醇,可以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上层为乙酸乙酯,故C正确;

D.乙醇是良好的有机溶剂,乙酸乙酯易溶于乙醇,故D正确; 故答案为B、C、D。

【点睛】常见的反应条件与反应类型有:①在NaOH的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可能是酯的水解反应或卤代烃的水解反应。②在NaOH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③在浓H2SO4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可能发生醇的消去反应、酯化反应、成醚反应或硝化反应等。④能与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反应,可能为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⑤能与H2在Ni作用下发生反应,则为烯烃、炔烃、芳香烃、醛的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⑥在O2、Cu(或Ag)、加热(或CuO、加热)条件下,发生醇的氧化反应。⑦与O2或新制的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反应,则该物质发生的是—CHO的氧化反应。(如果连续两次出现O2,则为醇―→醛―→羧酸的过程)。⑧在稀H2SO4加热条件下发生酯、低聚糖、多糖等的水解反应。⑨在光照、X2(表示卤素单质)条件下发生烷基上的取代反应;在Fe粉、X2条件下发生苯环上的取代。

- 17 -

23.Ⅰ.为了探究一种固体化合物甲(仅含3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已经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请回答:

(1)写出化合物甲的化学式________。

(2)写出形成溶液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写出气体A通入溶液D中,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Ⅱ.近年来化学家又研究开发出了用 H2和CH3COOH 为原料合成乙醇(反应Ⅰ),同时会发生副反应Ⅱ。

反应Ⅰ.CH3COOH(g)+2H2(g)反应Ⅱ. CH3COOH(g)+H2(g)

CH3CH2OH(g) +H2O(g) △H1 CO(g)+CH4(g)+H2O(g) △H2>0

已知:乙醇选择性是转化的乙酸中生成乙醇的百分比。请回答:

(1)反应Ⅰ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则△H1 ___0。(填“>”或“<”)

(2)某实验中控制 CH3COOH 和 H2 初始投料比为 1∶1.5,在相同压强下,经过相同反应时间测得如下实验数据: 温度(K) 573 573 673 673

①有利于提高CH3COOH转化为CH3 CH2OH平衡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

催化剂 甲 乙 甲 乙 乙酸的转化率(%) 40 30 55 40 乙醇选择性(%) 50 60 35 50

- 18 -

A 使用催化剂甲 B 使用催化剂乙

C 降低反应温度 D 投料比不变,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E 增大CH3COOH和H2的初始投料比

②673K甲催化剂作用下反应Ⅰ已达平衡状态,测得乙酸的转化率为50%,乙醇的选择性40%,若此时容器体积为 1.0L,CH3COOH 初始加入量为2.0mol,则反应Ⅰ的平衡常数 K= _____。 ③表中实验数据表明,在相同温度下不同的催化剂对CH3COOH转化成CH3CH2OH的选择性有显著的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中分别画出I在催化剂甲和催化剂乙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能量”示意图。_____ ...

【答案】 (1). FeAl2S4(或Al2FeS4或FeS?Al2S3或Al2S3?FeS) (2). Al2O3+2NaOH=2NaAlO2+H2O (3). 2Fe3+ +SO2 +2H2O=2Fe2++SO42—+4H+ (4). < (5). CD (6). 0.16或5/32 (7). 表中数据表明此时反应未达到平衡,不同的催化剂对反应Ⅰ的催化能力不同,因而在该时刻下对乙醇选择性有影响。 (8).

【解析】 【分析】

Ⅰ.固体甲在空气中灼烧生成的气体A能使品红褪色,加热后恢复红色,说明气体A为SO2,且物质的量为

0.896L=0.04mol;固体乙用NaOH溶解后并过滤,固体丙用稀硫酸溶解后

22.4L/mol0.80g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变红色,说明固体丙为Fe2O3,其物质的量为=0.005mol;

160g/mol固体乙有部分固体能溶解于NaOH,质量为1.82g-0.8g=1.02g,若为Al2O3,则其物质的量为

- 19 -

1.02g=0.01mol,此时固体甲中含有的三种元素的总质量为

102g/mol0.04mol×32g/mol+0.005mol×2×56g/mol+0.01mol×2×27g/mol=2.38g,则固体乙为Fe2O3和Al2O3的混合物;

Ⅱ.(1)△H-T△S<0的反应可自发进行;

(2)①结合平衡的移动因素分析,一般当平衡正向进行时,可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②673K 时,在甲催化剂作用下反应Ⅰ已达平衡状态,此时容器体积为 1.0L,若 CH3COOH 初始加入量为 2.0mol,结合三行计算列式得到平衡浓度,反应Ⅰ的平衡常数 K=

生成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

反应物平衡浓度幂次方乘积③不同的催化剂催化效率不同;

(3)加入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催化能力越强,活化能越低,但反应热不变。 【详解】Ⅰ. 固体甲在空气中灼烧生成的气体A能使品红褪色,加热后恢复红色,说明气体A为SO2,且物质的量为

0.896L=0.04mol;固体乙用NaOH溶解后并过滤,固体丙用稀硫酸

22.4L/mol溶解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变红色,说明固体丙为Fe2O3,其物质的量为

0.80g=0.005mol;固体乙有部分固体能溶解于NaOH,质量为1.82g-0.8g=1.02g,若为

160g/mol1.02gAl2O3,则其物质的量为=0.01mol,此时固体甲中含有的三种元素的总质量为

102g/mol0.04mol×32g/mol+0.005mol×2×56g/mol+0.01mol×2×27g/mol=2.38g,则固体乙为Fe2O3和Al2O3的混合物;

(1)由分析知化合物甲的组成元素是Fe、Al和S,三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1mol:0.02mol:0.04mol=1:2:4,则化合物甲的化学式为FeAl2S4;

(2)氧化铝溶于NaOH溶液生成偏铝酸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2NaOH=2NaAlO2+H2O; (3)气体A为SO2气体,溶液D含有Fe3+,通入SO2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得溶液中生成Fe2+和SO4,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Fe +SO2 +2H2O=2Fe+SO4+4H;

Ⅱ.(1)Ⅰ.CH3COOH(g)+2H2(g)═CH3CH2OH(g)+H2O(g)△H1,反应△S<0,满足△H-T△S<0,则△H1<0;

(2)①已知CH3COOH(g)+2H2(g)

CH3CH2OH(g) +H2O(g) △H1<0;

2-3+

2+

2—

+

- 20 -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嘉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分析】(1)氨分子是共价化合物,含有三个N-H键;个甲基;(2)木炭与浓硝酸加热生成CO2和NO2。【详解】(1)氨分子是共价化合物,含有三个N-H键,其电子式为;是烷烃的是烷烃的键线式,2号位和3号位各有一键线式,2号位和3号位各有一个甲基,其化学名称为2,3-二甲基戊烷;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3hvh4exho55t2h95x553fre38hic9011b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