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信息技术_程序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能够使用三种基本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

2、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三种结构的基本思想,并对流程图和程序语言进行对照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利用程序设计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帮助学生探究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神秘面纱,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机软件的设计,注重学生协作学习习惯的养成。

四、教学重点:

1、理解三种结构的基本思想

2、理解选择结构中if语句的三种形式,循环结构的for…next,do…while…loop循环

3、能读懂并会分析三种结构的算法及程序代码

五、教学难点:

读懂程序,分析运行结果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七、教学过程

1、思考讨论,导入新课:生活中如何交换两个瓶子中的醋和酒?

拓展:输入两个数,如何交换这两个数,再输出它们交换后的结果呢?

(1)分析问题。

要交换两个数,要利用几个变量来保存数据? (2)分析程序的执行步骤,设计算法。 第一步:输入两个变量A、B的值。

第二步:利用第三个变量C来进行交换,交换的过程如下: C=A A=B B=C

第三步:输出交换后A、B的值。

2、讲授新课 (一)顺序结构

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程序结构,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如图,A语句和B语句是依次执行的,只有在执行完A语句后,才能接着执行B语句。

顺序结构的特点:

1. 执行过程是按顺序从第一条语句执行到最后一条语句。

2. 在程序运行的过程中,顺序结构程序中的任何一条语句都要运行一次,而且也只能运行一次。

思考与练习:

开始a=10b=20t=aa=bb=t结束 流程图执行完后,a= ;b= 。 (二)选择结构

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只有顺序结构是不够的,经常会遇到一些条件的判断,流程根据条件是否成立有不同的流向。如下图所示,程序根据给定的条件P是否成立而选择执行A操作或B操作

这种先根据条件做出判断,再决定执行哪一种操作的结构称为分支结构,也称为选择结构。

讨论以下程序采用的程序结构?

IF语句的三种形式 1.单分支选择结构

IF <表达式> Then 语句块 End If

应用举例:

1、输入两个数x 和y,比较它们的大小,若x小于y,则交换x和y 值,使得x大于y。

Private sub form_click( )

x = inputbox (“请输入x”) y = inputbox (“请输入y”) If x < y Then t = x x = y y = t End if

print “x”; x , ”y”;y End sub

2.双分支选择结构

IF <表达式> Then

<语句块1> Else

<语句块2> End If

应用举例:输入一个正整数,判断它是奇数还是偶数

3.多分支选择结构

IF 条件1 Then 语句块1 ElseIf 条件2 Then 语句块2 …… [ Else

语句块 n+1 ] End If

程序运行到ElseIf 语句时,依次判断条件,如果找到一个满足的条件,则执行它下面的语句块,然后跳到End If,执行后面的程序。如果列出的条件都不满足,则执行Else 语句后面的语句块;如果列出的条件都不满足,又没有Else 子句,则直接跳过End If ,不执行任何语句块。

高中信息技术_程序的基本结构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能够使用三种基本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三种结构的基本思想,并对流程图和程序语言进行对照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利用程序设计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和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1xe484nq347hq70zb090vngk58yn6010i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