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1)

中外历史纲要(上) 教学设计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教学目标 1. 通过不同时期地图的对比,感受时空的变化,中国历史不断向前发展;2.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史实,认识民族关系在这一时期的重要变化,在华夏认同观念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体会家国情怀; 3.通过史料阅读的对比,全面客观的评价战国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学会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4. 通过对变法运动产生的背景的分析,理解变法运动出现的必然性; 5.在春秋、战国政治环境剧烈变化和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思想出现蓬勃发展的发展,通过史料认识孔子、老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孟子、荀子、庄子、韩非子的思想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重点:春秋、战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变法运动; 难点:孔子、老子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百家争鸣; 教学方法 地图对比;史料教学;表格填写;讲授法;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图片:国庆节天安面前的大花篮 问题:认识这个大花篮吗?大花篮的寓意?你知道中华民族的华夏认同观念形成于何时吗? 通过历史学家钱穆在《民族与文化》中的一段话:中国之完成为一中国,当远自春秋战国时代新课设计: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PPT展示四幅地图,分别是:西周分封示意图、春秋初期诸侯国、春秋末期诸侯国、战国形势图。请同学观察地图之后,说出四幅地图总体变化趋势?请分析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设计意图 通过国庆的大花篮导入,贴近现实生活,引起学生对华夏族意识的追根溯源。 开始。引出本课的主要历史时期:春秋、战国。 四幅地图的对比,加深同学们对时空观念的认识,同时通过这样的变化趋2.引导学生阅读P10[史料阅读],通过对西汉学者刘向概况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解读,得出刘向对战国时期的态度是否定的。提出问题:刘向的观点是否客观,如何更加全面的认识战国时期? 势,同学们很容易得出原因是诸侯纷争。 通过史料解读,学生了解论从史出,形成正确的历史解释,通过教师追问,学生深入思考,能够辩证的看待一段历史时期给社会带来的双重影响。 3.过渡:请同学对比汉代刘向与苏秦对战国时期的不同描写,引导同学认识春秋、战国虽然政治上诸侯混乱,但是在经济方面由于铁农具、牛耕法和水利工程的兴建,经济有长足的发展。 同学在史料对比中得出认识,更全面的评价一段历史时期。进而过渡到第二字目。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通过观察实物图片得出认识,这种视觉化方式使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把商鞅变法的内容按照:政治、经济、社会三个角度用表格填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寻找答案,培养学生归类意识,并从归纳的过程中锻炼阅读能力。 1.展示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牛耕和水利工程,请同学观察图片说出,春秋、战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 2.当时经济越发展兼并战争就越激烈,各国谋求富国强兵进行变法运动,其中以秦国商鞅变法为例,认识变法运动对当时社会的影响。通过表格填写,全面认识商鞅变法的内容和对当时秦国社会的影响。 过渡:运用1分钟视频:百家争鸣的背景,引出在春秋、战国这个大变革时期的思想发展。 视频过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视频最后提出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三、孔子和老子 锻炼学生史料解读能力,课文阅读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孔子画像和孔子的言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请同学根据材料结合课文介绍孔子的生平和他的思想。 运用孔子言论和古籍图片,归纳孔子在文教方面的贡献。 通过老子骑青牛的画像和老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等言论,请同学结合课本介绍老子并分析老子的主要思想有哪些? 四、社会大变革与百家争鸣 通过史料的解读认识到思想的产生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思想反应战国时期政治的变革,士阶层的崛起。通过这样的分析,使学生更清楚的看到历史原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通过史料和前面第一子目分析战国的社会环境对当时思想争鸣的影响,得出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根据初中所学和课本内容梳理百家争鸣中各家代表人物及思想观点,认识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一次重大思想解放运动。 小结:请学生绘制本课思维导图框架; 再用钱穆先生在《民族与文化》一书中阐述的观点:民族创造出文化,文化又融凝此民族。中国古人,正为能创造出一套如上述的文化传统者,因此此下的中华民族,遂能更融凝,更扩大,成为一更新更大的民族。此一经过,最显著,在春秋战国时代。下逮秦汉一统,一个既理想又伟大的民族国家,遂在世界人类的历史上开始完成。 思维导图理清思路,清晰掌握最基本的历史概念和知识;运用钱穆先生的观点提升本课的中心。 板书设计: 思考问题:假如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王,你会重用哪一派学说来治理国家?为什么? 重用法家 原因:春秋时期礼乐崩坏,诸侯纷争,社会秩序相当混乱,统治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或占据有利的位置,热衷于强化中央集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所以对于支撑兼并战争的思想,如法家思想比较关注,因此儒家思想也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 儒家思想:虽然儒家思想符合人民的利益,但在当时未能适应形势和统治者的需要。 课后反思 1.在40分钟的课堂时间内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只学到孔子的思想;一个原因是对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评价用时过长;第二个原因,个人觉得新课程内容较多在一节40分钟的课堂中很难完成。 2.是否可以尝试运用学生自行阅读课文,设置问题回答的方式在课前把一些知识提前处理,在课堂中只探究内容的重难点和学生的疑问点。 3. 关于百家争鸣放在战国时期, 我还是存在疑问,之前课本中一直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只放在战国时期,把孔子、老子思想单独处理,有些不顺畅。 4.变法运动和百家争鸣处于同一时期,如何整合把背景放在一起处理? 5.关于思想部分,每一位思想家的思想如果不用名言进行提炼核心思想,还有什么方法提炼核心思想?

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董仲舒是汉代的第一大儒,封建社会理论大厦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封建社会初期的有建树的思想家,同时,他还是汉代的第一大教育家。以上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方面。不过,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也包含了神秘主义的、形而上学的东西,特别是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其维护封建专制和压抑人性的方面,始终是消极方面,特别是到封建社会的后期,便日益走向了阻碍社会前进的反动方面。

——王永祥《董仲舒评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董仲舒的主要思想加以评析。(要求:对董仲舒思想持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结合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答案】观点一:赞成董仲舒思想。

史实依据:统一是中国发展的主流,“春秋大一统”思想可以为实现今天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理论支撑;董仲舒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有利于专制统治的

统编人教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1)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1)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设计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时期地图的对比,感受时空的变化,中国历史不断向前发展;2.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史实,认识民族关系在这一时期的重要变化,在华夏认同观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1t5a16vk744s0w0d4ij47hq70zb09011x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