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汇总(带经典例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联系电话 13405437534

则a2=

?(mgsin???mgcos?)2

=-7.6 m/s

m设从断绳到物体到达最高点所需时间为t2 据运动学公式 v2=v1+a2t2

0?v1所以t2==0.53 s

a2第三阶段:物体从最高点沿斜面下滑,在第三阶段物体加速度为a3,所需时间为t3.由

v?02

牛顿第二定律可知:a3=gsinθ-μgcosθ=4.4 m/s,速度达到v3=22 m/s,所需时间t3=3=5

a3s

综上所述:从绳断到速度为22 m/s所经历的总时间t=t2+t3=0.53 s+5 s=5.53 s. 【例8】 如图 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长L=1.6 m、质量为M=3 kg的木板.一个质量为m=1 kg的小物体放在木板的最右端,m与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1)施力F后,要想把木板从物体m的下方抽出来,求力F的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2)如果所施力F=10 N,为了把木板从m的下方抽出来,此力的作用时间不得少于多

2

少?(g取10 m/s)

【分析与解答】:(1)力F拉木板运动过程:

2

对木块:μmg=ma a=μg a=1 m/s

F??mg对木板:F-μmg=Ma1 a1=

M只要a1>a就能抽出木板,即F >μ(M+m)g所以F>4 N.

(2)当F =10 N,设拉力作用的最少时间为t1,加速度为a1,撤去拉力后木板运动时间为t2,加速度为a2,那么:

F??mg?mg122a1==3 m/s a2== m/s

MM3木板从木块下穿出时: 木块的速度:v=a(t1+t2)

木块的位移:s=

1a(t1+t2)2 211a1t12+a1t1t2-a2t22 22木板的速度:v木板=a1t1-a2t2 木板的位移:s木板=

木板刚好从木块下穿出应满足:

v木板=v s木板-s=L 可解得:t1=0.8 s

专题五:牛顿第三定律、超重和失重

◎ 知识梳理

第 26 页 共 28 页

联系电话 13405437534

1.牛顿第三定律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而平衡力不一定;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而一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而对于一对平衡力,其中一个力

变化不一定引起另外一个力变化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公式可写为F??F'。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二力平衡的区别

内容 受力物体 依赖关系 叠加性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 二力平衡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相互依存,不可无依赖关系,撤除一个、另一个可依单独存在 然存在,只是不再平衡 两力作用效果不可抵消,不可叠加,两力运动效果可相互抵消,可叠加,不可求合力 可求合力,合力为零;形变效果不能抵消 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可以是同性质的力也可以不是同性质的力 力的性质 2.超重和失重

超重现象是指:N>G或 T>G; 加速度a向上; 失重现象是指:G>N或 G>T; 加速度a向下; 完全失重是指:T=0或N=0; 加速度a向下;大小a= g 3.牛顿运动定律只适应于宏观低速,且只适应于惯性参照系。

◎ 例题评析

【例9】弹簧下端挂一个质量m=1kg的物体,弹簧拉着物体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弹簧的示数:(g=10m/s2)

(1)、弹簧秤以5m/s的速度匀速上升或下降时,示数为 。 (2)、弹簧秤以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时,示数为 。 (3)、弹簧秤以5m/s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时,示数为 。 (4)、弹簧秤以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上升时,示数为 。 (5)、弹簧秤以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时,示数为 。

【分析与解答】(1)10N (2)15N (3)5N (4)5N (5)15N 【例10】电梯地板上有一个质量为200 kg的物体,它对地板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电梯从静止开始向上运动,在7 s内上升的高度为多少?

【分析与解答】: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在运动过程中只可能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mg=2 000 N,地板支持力F.

在0~2 s内,F>mg,电梯加速上升,2~5 s内,F=mg,电梯匀速上升,5~7 s内,F<mg,电梯减速上升.

若以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在0~2 s内电梯的加速度和上升高度分别为

第 27 页 共 28 页

2

联系电话 13405437534

F1?mg3000?200022

= m/s=5 m/s m200电梯在t=2 s时的速度为 v=a1t1=5×2 m/s=10 m/s,

因此,在2~5 s内电梯匀速上升的高度为 h2=vt2=10×3 m=30 m.

电梯在5~7 s内的加速度为

a1=

F3?mg1000?200022

= m/s=-5 m/s m200即电梯匀减速上升,在5~7 s内上升的高度为

a2=

h3=vt3+a2t32

=10×2 m-12

×5×2 m=10 m 212所以,电梯在7 s内上升的总高度为 h=h1+h2+h3=(10+30+10)m=50 m.

第 28 页 共 28 页

高中物理必修1知识点汇总(带经典例题) 

联系电话13405437534则a2=?(mgsin???mgcos?)2=-7.6m/sm设从断绳到物体到达最高点所需时间为t2据运动学公式v2=v1+a2t20?v1所以t2==0.53sa2第三阶段:物体从最高点沿斜面下滑,在第三阶段物体加速度为a3,所需时间为t3.由v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00oby2g7iv3blzb1bt1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